炒股配资服务网一片被热血浸染的土地
木刻楞的墙壁保暖又防风,林海深处的密营藏着胜利的密码。在汤原县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的苍翠怀抱中,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密营遗址纪念馆静立山间。
东北抗联第六军密营遗址纪念馆
汤原,一片被热血浸染的土地。90年前,这里是中共北满临时省委诞生地,东北抗联第六军的枪声曾在此震响山林。
“您看这木缝里填的苔藓,抗联战士叫它‘会呼吸的堡垒’,零下四十摄氏度也能扛住。”讲解员李欣指着粗粝的原木墙,声音穿透林间晨雾。记者踏入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密营遗址纪念馆,一股带着松脂味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踏入遗址,历史有了温度
纪念馆建于2015年7月,总面积800平方米,共有四栋展馆,它不仅是黑龙江省第一家以抗联密营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,更是首个建在密营遗址区域的东北抗联题材纪念馆。
“这叫‘木刻楞’,将松木、桦木等木材加工成方形,层层交错叠垒,缝隙用苔藓或泥浆填充,这种建筑就地取材、施工简便,既满足抗联战士御寒需求,又能融入山林环境。”李欣用力拍打厚重的墙壁说。
展开剩余72%“拼死为国的抗联精神”主题雕塑
“拼死为国的抗联精神”主题雕塑前,一群小学生屏住了呼吸。正面的群体雕塑上,抗联战士们手持武器、身姿坚毅,冰天雪地中与日军厮杀的场景仿佛在眼前重现;11个铁板浮雕中,东北抗联十一个军的军长肖像依次排开,眼神里充满“打走侵略者”的坚决。“课本上说14年抗战,站在这里才懂,有多少抗联战士的生命就定格在这14年里。”带队的老师轻声感慨。
“夜袭汤原”经典抗战故事石雕
密营遗址里,藏着制胜的“密码”
一号展馆陈列共分为四部分,采用雕像、文物、图片等主要展示形式。遗址照片和相关抗联文物,让人直观地了解密营的真实模样,那些简陋的房屋、粗糙的工具,无不诉说着抗联战士们生活的艰苦。
转到日军侵华罪证展区,气氛骤然凝重。每一件展品都令人发指,时刻提醒着我们,历史不容忘记。抗联人物英雄事迹,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和他们的英勇故事,让我们内心充满了敬佩之情。
胜利的密码藏在战斗细节里。二号馆“夜袭汤原”展板前,游客们凑成一团:“原来声东击西这招,抗联战士用得这么好。”“看这‘三打鹤岗’,那时就有出其不意的精妙战术!”
抗联井
三号馆的场景复原让人恍若穿越。战地医院里,“伤员”躺在床上,虽缺医少药,但有“战士”在悉心照料;被服厂的织布机上,针脚不够整齐,却缝进了“寒衣虽薄,热血滚烫”的信念。
军械修配所的铁砧上,当年战士们就是在这里把捡来的弹壳重新加工,让每一颗子弹都打向敌人。这些场景清晰地告诉我们:密营不是“被动躲藏”的符号,而是抗联战士在绝境中创造的“生存智慧”。
精神的火种,在新时代燃烧
在纪念馆的出口处,几行大字格外醒目:年接待13万人次,被命名为“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“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教育基地”。这背后,是“抗联精神”的现实生命力——就像大型抗联题材影视剧《松花江上》选择在此取景,人们来到这里,不只是“参观”,更是“寻根”。
如今,这片土地成了“重走抗联路”的红色课堂。汤原县在沿途建有“智取老钱柜”“夜袭汤原”等经典抗战故事石雕,还原了马棚、瞭望哨、抗联井等军事、生活设施,组织开展“抗联精神永不忘 深山密营党旗扬”互动式教学活动并同步拍摄党课。各级党员干部通过实地参观、重温入党誓词、聆听讲解员讲述等体验艰苦岁月,凝聚奋进力量。
北满抗联著名将领雕塑
离开时,夕阳穿过树林洒在纪念馆的墙上,“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”的标语被镀上金边。这或许就是建立纪念馆的意义:它让我们懂得,抗联精神早已是融入血脉的力量——就像当年抗联战士们在密营里坚信“一定会胜利”,今天的我们,也能带着这份坚韧与担当,勇毅前行。
记者:刘大泳;摄影:纪世强 刘大泳;视频:刘城驿
来源:黑龙江日报
发布于:黑龙江省信通配资-炒股配资安全-证券配资软件-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南宁股票配资作为“全球名人大使”
- 下一篇:没有了